部分信托产品收益跌破6% 投资者应该怎么选择?
一直以来,信托理财产品都以高收益、安全稳健等特点,颇受高净值客户的青睐,不过随着市场融资成本拓宽、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信托产品收益率也迅速“入冬”。2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多家信托理财经理推荐的产品中,收益率超过8%的信托产品基本不复存在,大部分信托产品收益率在7%-7.8%之间,更有部分信托公司产品收益率已经跌破6%。在分析人士看来,当前信托产品跌破6%依旧是个别现象,2022年预计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依旧呈现稳中向下趋势,不过不会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部分信托产品收益跌破6%
信托产品高收益不再,2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信托公司理财经理以及行业代销人士推荐的产品中,收益率超过8%的信托产品基本不复存在,大部分信托产品收益率在7%-7.8%之间,更有部分信托公司产品收益率已经跌破6%。
在一位信托产品销售人员提供的产品列表中,一家信托公司在售的一款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基准年化利率仅为5.6%,认购金额为100万元,该项目资金用途主要用于向借款人发放信托贷款。另有一家信托公司发布的一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基准年化利率也仅在5.7%-5.8%区间,该信托计划的投资领域为工商企业。
“在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预计国内利率将继续震荡下行,信托产品的收益率马上要降了,有需要的投资者建议尽快配置。”一位销售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称,“现在市场资金较为充足,融资方融资成本出现下降,当成本下降后,信托公司便会降低融资方的借款成本,从而导致信托产品收益降低,未来也不排除有下调的可能。”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当前整体的政策方向是偏宽松,信托也不例外,信托预期收益率在2022年预计依旧是稳中向下趋势,不过不会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产品跌破6%依旧是个别现象,短期内看不到普遍降至6%以下水平的情况,这不符合市场目前的状态,也无法满足当下高净值客户的普遍预期。对于部分信托产品收益率降至6%,一位行业观察人士也直言,信托产品收益率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还是应理性看待,由于信托产品每个项目都是一事一议,也不排除个别公司根据相关情况主动下调收益率的可能。
1月发行金额同比锐减近50%
产品发行、预期收益率的多维度下行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从机构发布的数据来看,受季节性因素及强监管因素影响,1月集合信托发行数据如期下滑。来自用益信托披露的数据显示,1月我国68家信托公司,共发行2049只共计1245.2亿元规模的集合信托产品,相较于2021年同期的3107只共计2472.7亿元的规模,在发行数上下降34.1%,发行金额也同比锐减了49.6%。
以春节前一周(2022年1月24日-30日)为例,该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继续降温,发行规模下滑至今年以来最低点,发行规模198.20亿元。对于上述情况,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出现这种信托产品发行市场和成立规模倒挂的现象,一方面集合信托产品从发行到成立有一定时间的迟滞,之前投放的产品逐渐成立;另一方面因春节假期的季节性因素影响,信托公司会在春节前募集方面发力。
喻智进一步指出,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大幅下滑,一方面是因为非标融资类产品大幅缩水,信托在监管收紧的大环境下,信托公司能够投放的非标产品剩余额度有限,因此信托公司冲规模的效果或远逊色于往年。另一方面,标品信托产品的资金募集呈现出多次开放、分期募集的特点,成立规模数据披露不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的总量。
对集合信托产品后续发行情况走势,市场大多数并不看好。“目前回报率高的优质资产逐渐减少,融资方倾向运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获取资金。”廖鹤凯进一步分析称,预计未来集合信托募集规模将继续维持稳中有降的格局。
而在此前的调查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就注意到,当前信托行业回报率高的优质资产逐渐减少,导致信托产品变少,“资产荒”问题频现,信托公司在项目储备上普遍处于相对窘迫的状态,更有部分信托公司出现了无产品可卖的情况。
投资者应该怎么选择
优质产品基本靠抢、普通产品收益率下降,对信托公司来说,目前的首要问题就是留存资金方客户,尤其是财富管理渠道的高净值个人客户。在廖鹤凯看来,信托公司应降低投资者回报率的预期,来提升可选资产的范围;加强行业专业度,提升产品多样性。
而对投资者来说,购买信托产品,首先要有风险意识,不能“闭着眼买”,其次,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匹配相应风险级别的产品,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低风险或者保本”。
上述行业观察人士建议称,投资者应在行业调整和分化中寻找相对稳定的头部公司,规避大起大落的公司和有问题的公司,同时在产品竞争力和信托公司综合实力之间寻找平衡点。
“今年房地产信托业务大幅收缩的情况下,投资者可选的投资范围缩小不少。”廖鹤凯进一步指出,传统固收类或类固收类业务中,主流的选择还是基建类投资,然后部分资金会配置证券投资类产品,这两个方向在当下的大环境趋势下或许都是目前较好的选择。(记者宋亦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