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看点】“A拆北”成潮流 10多家公司欲落子北交所
“A拆北”成潮流 10多家公司欲落子北交所
分拆子公司赴北交所上市再添新案例。
(相关资料图)
6月28日,泰和新材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民士达拟申请北交所上市,泰和新材对该公司的持股比例为91.38%。就在3天前,安琪酵母刚宣布分拆宏裕包材,后者的上市地也是北交所。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4家上市公司正在推进分拆子公司赴北交所上市事项。
有业内人士认为,北交所差异化的制度安排更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且北交所热度持续提升,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分拆“小而美”业务至北交所上市。
分拆至北交所上市升温
6月以来,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至北交所上市案例频出。据记者统计,当月,2家上市公司宣布展开前期辅导工作,1家上市公司拟分拆至北交所上市的控股子公司提交了申请文件,3家上市公司拟分拆至北交所上市的控股子公司申请文件获得北交所受理。
目前,共有14家公司处于推进分拆子公司至北交所上市的过程中。具体来看,安琪酵母控股子公司宏裕包材、泰和新材控股子公司民士达分别于6月25日、28日宣布开展筹备拟申请北交所上市的相关事宜。长虹美菱控股子公司中科美菱今年3月进入了北交所上市辅导期,于6月27日向北交所提交了申请文件。
复旦微电控股子公司华岭股份、利欧股份控股子公司浙江大农、中科曙光控股子公司曙光数创的申请文件均于6月22日获得北交所受理。
南钢股份控股子公司钢宝股份、江苏雷利控股子公司鼎智科技、沃尔核材控股子公司上海科特、佛塑科技控股子公司纬达光电在去年北交所开市后就进入了北交所上市辅导期。
此外,积成电子控股子公司青岛积成、北方导航控股子公司中兵通信、用友网络控子公司用友金融及新道科技均在北交所设立前就拟申请精选层挂牌,目前已获问询。
上市公司纷纷分拆子公司至北交所上市,与北交所政策暖风频吹不无关系。
随着新股审核逐渐常态化,上市委员会“一周一审”变为“一周两审”,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加,热度也在持续攀升。
申万宏源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刘靖表示,一般企业前往沪深交易所上市被称作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也就是常说的“IPO”,而北交所上市被称作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两者在描述上存在差异。
刘靖解释称,《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规定的是“在境内或境外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者实现重组上市的行为”。因此,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至北交所上市,在政策法规层面存在差异化的安排,相关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
例如,南钢股份曾在公告中表示,筹划钢宝股份到北交所上市,符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具备可行性安琪酵母也表示,公司董事会需就宏裕包材在北交所上市是否符合《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作出决议。
泰和新材、长虹美菱等公司的公告中并未着重提及《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等法规,子公司上市的主要依据仍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试行)》。
找准定位发力“专精特新”
上述14家公司均已公布了2021年年报,11家净利润实现增长。10家公司还公布了今年一季报,9家净利润同比增长,整体来看业绩稳定。剔除营收规模超过80亿元的钢宝股份,13家公司去年平均营收、净利润在3亿元、6000万元左右。
这些公司的主营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材料、设备制造行业,又各具特色。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上市企业满百家,北交所形成了“专精特新”集群,创新属性明显。
例如,用友网络旗下的用友金融、新道科技,虽然都属于信息技术板块,但却深耕不同细分领域。用友金融是面向金融行业各细分领域的数智化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新道科技则主要为本科、高职、中职院校提供教育软件产品和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同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中兵通信与曙光数创,前者从事军用、军民两用通信及电子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产品为超短波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弹载数据链等后者是一家以数据中心高效冷却技术为核心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供应商,产品有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冷板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等。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表示,北交所的长期目标是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市场定位突出“更早、更小、更新”。目前百家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占比超七成,覆盖了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药等多元领域。
“北交所相较其他交易所有自身的优势,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可帮助创新创业型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新业态、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有利于国家经济转型。全国有上百万家企业,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有几千家,未必每家都要去沪深交易所上市。这些上市公司子公司选择北交所,同时也说明这些企业自身的定位符合北交所。”诸海滨解释。
刘靖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申报北交所,有的可能是暂时不符合前往沪深交易所的标准,但也有一些公司是母公司的核心资产、重要新增利润来源点或新发展的技术,如果它们能够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不仅有利于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也能够通过融资、交易、并购等手段发展壮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