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实时:大学生为什么要创立公司?

来源:奇绩创坛 2023-01-20 17:05:14

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科研学界曾掀起创业热潮,诞生了无数伟大的公司。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卡罗琳·贝尔托就持有多家公司。

对科研学者来说,创业也可以是一种检验成果的方式,效率高、节奏快、收益高——当然,风险也更大。在这一篇文章里,我们会持续更新与科研创业者相关的案例,帮助你理解为什么他们要进入产业、创立公司。


(资料图片)

奇绩校友案例:留学归来放弃“铁饭碗”,为提升效率选择创业

郭昊天是小熊猫生物的CEO,被奇绩创业营2020年秋季营录取。他和合伙人江山创办的小熊猫生物是一个IT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使生物的产品研发能像IT一样低成本和快速迭代。录取进入创业营的时候他们分别是博士在读和本科在读,没有独立的实验室,没有产品,甚至没有注册公司,今天跟大家分享他们从大学科研走上创业的故事。

一开始的职业规划是在学术界,从没想过要创业

2011年郭昊天在复旦大学读本科,方向是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这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做合成生物学的学生。本科毕业时他申请了美国的研究生,但是调研发现美国研究生院周期太长,并且没有遇到跟自己想做的事能匹配的实验室,当时有些犹豫,因为从复旦毕业的的校友大多数都选择了美国名校读博。

但是郭昊天不甘心,在选一个有名气的学校和做自己想做的事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于是放弃了去美国的两家offer。

后来,面试他的哈佛系统生物学主任Andrew Murray很热情地把他推荐给了Ariel B. Lindner,Lindner 教授是生物大分子组装的先驱,他所在的巴黎交叉学科研究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之一。幸运的是,Ariel教授所在的实验室经费也很充裕,有能力支撑年轻的博士在交叉学科领域做更自由的探索。昊天随后成为了Ariel的学生,开始了自己的博士生涯,并在此期间去MIT物理系做访问者。

在郭昊天的职业规划里,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都是以学术界为导向的,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会去创业,直到博士最后一年。

不满科研的速度,想通过创业提升效率

2019年,随着博士阶段进入后期,郭昊天发现自己有大量的时间是在等待,比如等待上下游原材料的配齐,等待使用设备等,而负责这些工作的人因为长期在科研体系内工作,并不具备足够的驱动力和效率。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获得效率,而创业就是途径之一,因为企业本身就是一个效率工具。

放弃稳定的学术教职,选择充满不确定的创业,对于一个理工科博士而言,显然需要严谨的分析。

选项一是留在学术界,成为终身教授。但是从过去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生物学博士最终还是会走向各类企业。选项二是跳出“学术界”,直接去企业的研发部门。当昊天跟强生以及国内的一些早期AB轮公司做了初步的探讨后,发现自己想做的和这些企业想做的仍然难以匹配。

选项三就是自己创业做公司。这条路看起来充满不确定,但是成功概率其实相对更高。2010年有一个统计,博士毕业留在学术界,最终成为终身教授的比率是0.45%(今天可能更低),而创业能做到IPO上市的概率也是不足1%,但这个是一次创业成功的概率,如果愿意“把创业作为终身职业”的话,创业成功概率便会高于学术界。

相较于理性地分析各种可能性和概率,更重要的还是你内心是否真正想创业,这就回到原点:你为什么要创业?郭昊天的答案是:企业本质上是一个效率工具,它能更快得到反馈,有更短的迭代周期。如果你的项目迭代周期在2年以内,就适合在产业界去做,如果超过2年,学术界就会更适合。

随着思考的清晰,郭昊天创业的想法慢慢变成了行动。

更多大学生创业指南更新,欢迎关注~

更多创业精彩内容,可加入奇绩创业者社区——https://apply.miracleplus.com/high_quality_content?s=PRteam&source_customized=头条

关键词: 终身教授 成功概率 持续更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