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阳找到了自己的根丨台湾中小学教师交流参访团访安侧记
/format/jpg">
【资料图】
参访团一行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
在安阳找到了自己的根
——台湾中小学教师交流参访团访安侧记
安阳融媒记者 赵文静 文/图
碧空如洗、骄阳似火,7月15日,来自宝岛台湾的中小学教师交流参访团一行30余人踏上了安阳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式开启访安之旅。他们走进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羑里城,探知商朝历史、领略文字之美、探寻周易文化,感悟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好漂亮啊!从小就在课本上看到过甲骨文,没想到今天能来到它的故乡。”9时许,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参访团成员走下大巴车,迫不及待地走向殷墟。
在殷墟博物馆,参访团成员沿着长长的“时空隧道”参观,不禁发出阵阵赞叹。“这就是书本上‘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刻辞牛肩胛骨。”“快看,上过《国家宝藏》的亚长牛尊,太可爱了。”“让我看一下司母戊鼎里的字……”
结束殷墟的参观,台北市教师徐萤莲激动地说:“郭沫若先生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赞叹‘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确实如此,殷墟有着无比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不仅让古文献中关于殷墟的记载有了实际可考的对象,而且确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新框架。以后我再向同学们讲解甲骨文和殷商文化会更具体、更有底气。”
中午,参访团一行一刻不停地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探访“中华字都”的独特魅力。“这是猫头鹰吗?好可爱!”博物馆大门上的浮雕引起了参访团成员的注意。在他们看来,文字博物馆不仅恢弘大气,而且内涵丰富,处处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方院墙一面塌,小儿住在中间。打一字。”“是‘匹’字。”参访团成员兴致勃勃地猜起了字谜,了解了文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并纷纷购买文创产品,要把甲骨文文化带回宝岛台湾。
在羑里城,参访团一行听讲解员讲述了河图、洛书的起源和传说,以及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典故。台南市新营高中教师杨椀清感慨地说:“从小我就很喜欢《封神演义》的故事,能来到《周易》发源地,非常激动也很感动。回台湾后,我要把这次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讲给学生听。”
“安阳让人充满惊喜,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积淀……每一处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明。”嘉义市嘉义女中老师蔡府原说,“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就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在安阳,我看到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找到了自己的根,有一种回到母亲怀抱的感觉,真是不虚此行。”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