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山东|传统乡村里感受文旅融合新活力

来源:齐鲁晚报网 2023-07-27 18:05:11


(资料图)

记者 丁安顺 孙逢辉

7月22日,由济宁市委宣传部、齐鲁晚报鲁南融媒中心联合开展的“走读山东|外眼看济宁”系列参访活动,走进邹城市大束镇大洪沟村,来自济宁医学院的Habib Ullan、Israr、Imran 、Abdullah、Essa ahmad、Juniad Ullah、Khan、Lajpat、Usman、Kashif Naveed等10名巴基斯坦留学生,实地感受大洪沟民俗文化村在文旅融合赋能赋能乡村振兴所取得的硕果,在“超级乡村”里感受满满的文化活力。

屋依山而建、呈阶梯状分布、错落有致,这里尽显乡村建筑之美;彩色logo、创意设计、露营休闲,这里“年轻范”十足。“这里真的太漂亮了,我没想到还有这么漂亮的房子。”Habib Ullan看到眼前的景象感叹说,边说边拿起手机拍照打卡,“我要与在巴基斯坦的妈妈分享这美丽的景色。”

拾级而上,推开小木门,“立春”“雨水”等民俗小院映入眼帘,“以前下雨山洪顺河而下,村子也因此得名“大洪沟”。“房屋破败无人居住、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且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大洪沟民俗文化村项目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试点项目,大洪沟项目以企业、村民共同盈利为核心目标,企业借助村庄的优势资源,打造复合型的文旅度假村项目。目前,民俗小院已经获评“山东省五星级民宿”,在给当地增收的同时,还能增加100多个就业岗位;不远处浮生小酒馆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走进村内非遗工坊——墨香小院,峄山松墨非遗传承人薄开峰正在手工制墨。“峄山古代生产油松,是制墨的上等原料,在宋元时期,峄山松墨作为贡墨敬奉朝廷。”薄开峰向留学生们介绍着峄山松墨,峄山松墨是通过采松、造窑、发火、取煤、和制、入灰、出灰、磨试等8个步骤制作而成。随后,留学生们在薄开峰的指导下尝试了制墨的过程。

“这个体验太美妙了,没想到墨是这样做出来的。”Essa Ahmad说,虽然只体验了制墨的一个简单的步骤,但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用挥笔泼墨了。随即转身来到旁边的案台上,拿起毛笔,跟着非遗传承人写了起来。

体验了非遗项目后,留学生们来到户外露营基地和亲子活动区,感受户外项目的快乐。“哇,我捞到了一条金鱼。”Juniad Ullah激动地说,在户外的亲子活动区,大洪沟打造了捞金鱼项目,游客可以在炎炎夏日体验捞鱼的快乐。“我真是太喜欢这里了,环境优美,还可以进行捞鱼和烧烤,我准备带着朋友们再来这里一起玩。”Usman说。

据了解,大洪沟村以产业孵化、研学体验、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为支撑,实行“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模式,通过创业入股、租赁等方式,累计引进乡村振兴合伙人162名,打造了灵泉春茶、汉服馆、浮生小酒馆、咖啡屋、妮妮红等15个合作项目,成为不靠游客支撑也能自我发展的产业孵化器。

“走读山东·外眼看济宁”系列参访活动常态化邀请外国友人,感知体验济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济宁文化故事,让“文化济宁、魅力济宁、幸福济宁”的城市形象走向世界。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