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关注:桂浩明:基金限购何必出此“怪招”

来源:金融投资报 2022-07-30 16:44:30

桂浩明:基金限购何必出此“怪招”


(资料图片)

本文共1437字

阅读完约4分钟

■ 桂浩明

相对于基金的促销活动而言,基金限购的事情要少很多,但每年也免不了会发生若干起,而且有的还被认为对市场有重大影响。譬如一年半前,就有当时管理资产上千亿元的基金经理对旗下的基金进行限购,而此举在不少投资者看来,是发出了市场可能过热的某种信号。

最近又出现了几起基金限购事件,不过其发生的背景与一年半前顶流基金的限购完全不同,而且就事件本身而言,看上去也有点怪怪的。 像有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在今年年初把单一客户每天的申购额度限制在100元的基础上,最近决定从8月1日起,进一步减少到每天50元。无独有偶,有个量化基金日前更是把申购限额降低到了每天10元。尽管对基金而言,其主要客户是中小投资者,但这些投资者既然是下决心进行投资,一般至少总要拿出几千元、上万元的资金,把申购额度限制在百元以下,无疑是对他们关上了大门。而在当今这个时点上,这样做有什么必要呢?

就上述这家混合型基金而言,其业绩是很不错的,公开数据显示,近一年的收益是58.55%,近半年也有27.95%。在市场震荡调整, 很多顶流基金此间绩效滑坡的背景下,该基金能取得这样好的收益非常不容易。目前,该基金的规模为12.44亿元,在同类产品中属于中等。

通常情况下,基金会抓住自身业绩飙升的机会迅速扩大规模,毕竟基金公司乃至基金经理的效益,是与所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高度相关的。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要如此严格地限制投资者申购呢?从该基金的持仓结构来看,是相对分散且偏于冷门的,也许是考虑到那些与现行投资风格对应的品种,流动性不是特别好,投资规模加得太大可能会影响收益, 如果在此时放开申购,就会摊薄收益。按照这样的逻辑,该基金现在想稳定规模也有其道理。至于另外一家量化基金,目前规模仅10万元多一点,前十大持股都是只有几百股,可以说还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基金操作特征。它的限制申购行为,应该更多是出于内部管理的原因,带有很强的技术性特征,与市场状况以及持股的流动性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这些基金宁愿采取一些颇为极端的的做法来限制申购,而不是干脆直截了当地宣布暂停申购呢?其实,历史上也多次发生过基金暂停申购的案例。这里,可能的原因是基金暂停申购的审批程序复杂,而且一旦暂停了,以后要再恢复也不太容易。另外,暂停申购通常会给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容易让投资者对基金的管理与运行产生过多的联想。 相对而言,限制申购不但在操作上相对简单,而且也有较大的随时调整余地,是一项灵活的处置模式。因此,这些年来对于那些有意控制规模的基金来说,基本上都选择了限制申购的方式。但通常最多也就是把每天都申购限额设在1000元,像设在50元、10元的,就显得很另类了,因为这与暂停申购在效果上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异,而给投资者的印象也有点奇葩,是以小动作来实现其目的。坦率地说,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不好的,已经有很多投资者对此表示了不满。 说到底,如果一家基金确实有必要进行限购,完全可以采取其它更加令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而不必出此“怪招”。

进一步说,基金更是基于各方面的考虑,在某种情况下决定暂停申购是应该得到理解的,只要基金契约里有相关的规定就可以具体实施,而操作过程则要尽可能简化。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对于业绩良好的基金,应该鼓励其扩大规模,满足投资者的申购要求。至于因为份额增加太快而摊薄原基金持有人收益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发行连接基金、原基金的B份额等方法来解决。 总之,在基金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而解决这些问题,要靠改革的大思路,而非使用一些格局不高的小技巧。

本文由作者首发于金融投资报

编辑 | 李里

本文为| 金融投资报jrtzb028( 微信号)|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关键词: 额度限制

相关新闻